7月11日至20日,省委常委、省紀(jì)委書記王懷臣,省委常委、省委農(nóng)工委主任李昌平,省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劉玉順,副省長甘霖、侍俊,省政協(xié)副主席高烽,分別前往樂山、阿壩、甘孜、廣安、雅安、綿陽出席指導(dǎo)當(dāng)?shù)厥?州)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。各市(州)委常委班子從市(州)委書記開頭,每位常委逐一進(jìn)行個人對照檢查,班子成員互相開展批評,對檢查出的突出“四風(fēng)”問題進(jìn)行認(rèn)領(lǐng),并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。(新浪新聞7月22日)
毛澤東同志講過:“黨內(nèi)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、增強黨的戰(zhàn)斗力的武器。”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否成功,民主生活會能否開得扎實,取決于能否真正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。這就需要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,不走過場,不玩花拳繡腿,真刀真槍地動真格。
怎樣才算真刀真槍?那就是要“刺刀見紅”。長期以來,不少部門和單位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都是蜻蜓點水,淺嘗輒止,“批評自己難,批評別人更難,批評上級難上加難”的頑癥久治不愈。明知某同志有問題,卻不愿不敢指出;明知工作有過失,卻視而不見、聽而不聞;明知成績有夸大,卻跟著附和、喪失原則;當(dāng)面不說,背后亂說;臺上不說,臺下胡說……種種形式主義,使批評與自我批評失去了應(yīng)有的意義,達(dá)不到“紅臉出汗”、“治病救人”的目的。
能不能“真刀真槍”“紅臉出汗”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是衡量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是否真正踐行群眾路線的標(biāo)志。我們要有勇氣,自覺地拿起這個武器,敢于拋開面子,揭短亮丑。要把那些隱藏在暗處的私心雜念揭露出來,把自己置于“陽光”下照射、消毒,時常告誡自己清醒處事、清白做人、清正待人。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,真心誠意歡迎大家來幫自己找問題,經(jīng)得起不留情面的批評,只有這樣,才能找出“病癥”,開出“藥方”,才能真心實意地解決“四風(fēng)”方面存在的問題。
毛澤東同志曾經(jīng)說:“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不是做文章,不是繪畫繡花,不能那樣雅致,那樣從容不迫,‘文質(zhì)彬彬’,那樣‘溫良恭儉讓’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是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。所以,就要拿出動真碰硬、敢于交鋒的精神,“真刀真槍”、“紅臉出汗”,用“釘釘子”的作風(fēng)抓住問題咬住不放,直到解決。
姓名:春秋